2019中外合作办学校长论坛演讲观点集锦(三)
时间:9月21日至23日 地点:吉林省松苑宾馆(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1169号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港澳地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其发展需要兼具本土适应性和国际性视野的博雅人才。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于2005年获教育部特批,落户珠海,是第一家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合作诞生的大学。
北师港浸大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致力培育扎根本土、放眼国际的人才,培养既有专业知识,也具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博雅教育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班级规模小,师生互动多,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体验式学习,讲求文理兼通。
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大学士学位,硕博士毕业生获颁浸大学位。北师港浸大已培养11届毕业生共计1万余人。每年有七成毕业生选择到境外读研,深造学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也备受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及事业单位的青睐。2019届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有超五成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
未来,北师港浸大将加强科研实力,和政府、北师大、香港浸大等加深合作,助力人文大湾区建设,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为港澳和内地的学者、青少年搭建交流平台。
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同。不过,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对一些问题要深入思考,让中外合作办学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一是关于优势互补的问题。在“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问题上,要能非常明确地回答:合作伙伴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什么?是否真正引进了优质资源?是否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要坚决杜绝“1+1=1”重复建设的合作办学,以及“1+1<1”得不偿失的合作办学现象,寻求“1+1>1”的理想产出。
二是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问题。要尽快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话语体系,体现国家意志,加强正面引导,杜绝负面、吐槽话语的出现。
三是关于就业问题。中外合作办学不是预备学校,不应只拿深造比率(特别是出国比率)衡量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要研究学生的就业取向及去向,培育雇主群体,提升就业质量。
四是关于后中外合作办学时代问题。要思考:经过中外合作办学,我们将为学校、为国家、为合作院校留下什么?答案很多,但绝不只是留下一段过往,留下一栋装修漂亮的楼宇,以及为合作伙伴培育了留学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发展快速,特别是近十年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跨越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1.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去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呈现进一步“加快”和“扩大”的新形势,新批、新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不断出现。2.学校治理管理运行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制度设计上均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相关法规未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组织的职责、地位,党的建设工作弱化,师生思政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挑战越来越大。3.党的建设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特别是高校党委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坚定不移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组织面对不同合作对象和不同发展形势,要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建设工作。
温州肯恩大学依法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学校不断完善制度设计,逐步理顺理事会、校长(校行政)和党委各司其职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学校党委坚持“内外有别、内紧外松”,坚持“不缺位、不越位”的原则,积极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严把政治关,把握住正确办学方向。学校党委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落实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要求,开展相应党务工作,不断探索实践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党建及思政工作新举措新路径。
大学品牌是指公众对于大学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大学品牌和市场宣传工作也经历了从以传统纸媒为主到融媒体网络的巨大转变 。西浦通过品牌建设和管理来引领市场、招生和大学声誉等事务。
基于大学愿景、使命和战略提炼出来的品牌核心内涵,使西浦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充分展现出与其他大学的差异化、自身的特色,以及大学识别(identity)。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针对其所感兴趣的内容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渠道讲述西浦故事,增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实现两大目标,首要目标为“大学品牌和影响力的增长”,其次为“学生数量和质量的增长”。
媒体领域所进行的媒体融合,既是新的挑战,更是新的机遇。在融媒体时代,西浦更要强调紧跟趋势着眼未来的“研究引领工作”为方法,坚持品牌建设管理为核心,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使用中文英文两种语言,拓展和优化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不断拓展和优化市场与传播体系。特别是在过去3年经过了持续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已经充分显示了西浦“品牌和影响力”,以及“学生数量和质量”的两个增长两个目标的成功完成。